購物搜索或形成新市場格局
搜索市場的行業熱度如盛夏的高溫一般,見高不見低。這一回,居然是網易有道直接對上了谷歌中國。
6月11日,曾于今年1月率先在國內推出購物
搜索服務的網易有道,宣布正式上線“手機購物助手”、“歷史查詢”和“我的收藏”三項全新功能。這也是自今年3月份,有道購物搜索向合作商城開放平臺以來的又一項舉措,有助于進一步增強用戶體驗。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如此,網易有道確定的此次功能升級之日距谷歌宣布正式推出中文購物搜索僅相隔一天。坊間認為,雙方較量意味十足。“不論是目前B2C網站的發展,還是網購用戶行為,都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的規模。”易觀國際電子商務行業分析師曹飛認為,“未來,搜索引擎對于電子商務平臺,將有著較強的議價能力。”
區別于之前百度推出的“有啊”電子商務平臺,目前尚無相同服務的谷歌、網易此番推出購物搜索,將作為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平臺。在搜索引擎強大的流量沖擊下,其對于電子商務買家的“引導”作用不容小覷。
分析人士指出,在百度因涉足電子商務而多少在獨立購物搜索的方面分神之后,購物搜索極有可能會形成網易有道與谷歌兩強對峙的格局。
弱勢平臺的窗口
對于眾多的網上商家而言,購物搜索相當于為其招攬買家提供了一個新的“窗口”。一份相關的調研報告顯示,有57.5%的網絡購物消費者在購買前通過搜索查詢比較。
據悉,網易“有道購物搜索”收錄近百家網上B2C商城,商品數目達600萬種。與此類似,谷歌購物搜索覆蓋了國內數百家電子商務網站,用戶輸入一個關鍵詞,谷歌購物搜索就能快速給出同一類型或者同一型號的商品信息。
“事實上,搜索引擎本身就具有電子商務平臺的‘導購’功能。”曹飛分析指出,“隨著各大搜索引擎推出專門的‘購物搜索’功能,其對買家的導向作用將更加明顯。”
目前,國內的C2C市場上,僅淘寶、拍拍兩家就占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眾多的中小型購物網站被壓得毫無出頭機會。“網購的趨同性,導致當用戶需要購物的時候,很可能就直接登錄淘寶網,其選擇往往局限在淘寶的店鋪中。而其他的C2C網站,連進入用戶視線的機會可能都沒有。”一位業內人士如此向《IT時代周刊》介紹第三方搜索引擎介入電子商務帶來的好處,其將為處于弱勢地位的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一個難得的拋頭露面的機會。
他還以有道購物搜索為例,認為它已經開始對所有的B2C網上商城開放商品信息加以收錄和更新接口——這意味著,任何一家B2C網站都可以自行通過開放的接口,向有道購物搜索平臺傳送商品的相關數據內容,進而將在售的商品信息收錄到購物搜索的搜索結果當中。
不過,淘寶方面現時卻對第三方搜索引擎提升電子商務的正面意義評價不高。“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搜索引擎對買家的導入影響實屬有限。”淘寶網公關總監盧維興表示,例如網上支付功能尚未實現統一化和標準化,因此電子商務平臺自由轉換之間還存在門檻,“電子商務網站有著一定的用戶黏性,用戶的轉移并不太容易。”
雖然如此,淘寶網也早有應對。5月10日,業內有消息稱他們已經與微軟達成合作,在后者最新發布的IE8瀏覽器中將內置網絡購物搜索引擎,用戶可以直接通過IE8搜索得到淘寶內的各種商品信息。
對此,有業界形容馬云是早早為淘寶網筑起了“防火墻”,以防因為谷歌或網易有道的介入而人氣分流。
潛在的議價能力
雖然谷歌中國和網易有道都屬實力型競爭者,但就目前而言,國內大型搜索引擎的購物搜索功能僅處在一個起步階段,市場規模有限。上述兩家公司均表示,無論是商家信息搜索上線,還是通過該搜索引擎進入商家頁面并最終達成交易,作為搜索引擎均不收取任何費用。
“事實上,搜索引擎作為電子商務的一個營銷通道,本身是具備成熟盈利模式的。”曹飛分析,“當搜索引擎的導入功能足夠強大,尤其是占據某家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相當份額的時候,它就具備了相當的議價能力。”淘寶公司的盧維興亦承認,強勢的搜索引擎具備一定的議價能力,但在他看來:“像谷歌這樣的搜索引擎公司,出于長期的品牌戰略考慮,并不會貿然收費。”
谷歌中國方面已為此作出表示,自己的購物搜索結果是根據一定的排序算法自動生成,不接受任何為使某商品出現在搜索結果中進行的付費,也不會把自己的廣告商或者愿意付費的商家的網站排在搜索結果靠前的位置。
與谷歌和網易有道不同的是,百度則呈現另外一種發展路徑——依靠優勢的搜索引擎資源,進入電子商務市場。本刊記者了解到,百度的購物搜索位于“有啊”的首頁,只能對“有啊”站內的購物信息進行排序檢索。這一點和淘寶微軟合作案有類似之處。
“百度有啊并不能看做是一個購物搜索,僅相當于自己電子商務平臺的站內搜索。”曹飛認為,如果百度進軍購物搜索市場,還將考慮如何將第三方搜索結果跟“有啊”區分,難以堅守搜索的公正性。
“搜索引擎只是電子商務一個前端的環節。”騰訊拍拍網總經理劉春寧表示,“電子商務難點在后邊,如何做商品的管理、賣家的管理,如何去解決誠信、資金安全的問題,解決整個鏈條服務的環節。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買家導入就可以。”而谷歌中國方面也聲稱:“谷歌還是會專注發展搜索引擎業務,不會推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
新的市場格局
在當前國內搜索市場,百度和谷歌共同占據了90%左右的市場份額。盡管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已基本形成,但中文搜索所蘊含的巨大市場收益,不斷吸引著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入這一舞臺。雅虎中文搜索市場份額被擠出前三的情形就表明,改變目前的搜索格局一切皆有可能。
中文搜索市場向來不缺少挑戰者。一些本土搜索新秀開始迅速涌現,網易有道、搜狗、騰訊SOSO等也在充分調動自身優勢,以擴大各自在搜索市場的影響力。微軟新品牌的“必應”搜索引擎也在強勢出擊。
面對市場呈現出的需求復雜化趨勢,一網搜盡天下信息的時代逐漸過去,搜索引擎們懂得完全拼比技術已失去意義,而購物搜索有可能成為該行業的新支點。
顯然,無論微軟、谷歌中國還是網易有道的購物搜索都試圖讓終端消費者更方便地了解商品,由于自身現成的巨大流量,它們轉道購物搜索有天然的優勢。購物搜索更看重的是市場長遠發展潛力,隨著經濟的發展網民的增加,更多的大大小小的電子商務網站商品信息將通過第三方的搜索引擎而被搜尋到。因此,不光是中文搜索市場格局,連電子商務平臺的現狀都包含著新的變數。
有市場分析師表示,在未來新一輪的中文搜索市場格局重塑的過程中,那些更加了解中文搜索用戶的“本土”搜索引擎極有可能脫穎而出。該分析師指出,隨著傳統的搜索服務逐步走向同質化,只有能夠提供更為差異化、個性化服務的搜索引擎商才會獲得并留住更多的用戶,并由此改變搜索領域現有的格局。